最近去武汉参加案例比赛。起初,对此兴趣不大并不打算参与。临近时,抱着“学习”案例分析方法、“凑数”的心态,踏上了前往荆楚大地的旅程。这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比赛表现。
准备
现场比赛前60小时,官方公布了本次的案例《“知往昔,味今艺,观新程”——知味观品牌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》。这一主题虽然听起来充满了文化内涵,但实际上要深入分析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,并不是一件易事。
到达武汉后便开始了讨论。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,思维碰撞中也激发了不少灵感。方案采用“权变”思想为基础,以营销的4P+4V及印记理论为两翼的理论模型,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。讨论一直持续到凌晨,虽然疲惫,但团队的士气却高涨。比赛前一天晚上,我们依然在加紧完善方案,弄到凌晨一点多,甚至有个别组员坚持到楼下准备到凌晨三点多才休息。尽管如此,赛前12小时提交的PPT仍然存在不少问题。PPT经过多轮修改后,内容变得过于理论化,而实际打印效果也不尽人意,这让我们多少有些担忧。
现场交锋
在比赛当天,虽然我们对PPT进行了不少调整,使其在形式和展示效果上有所改善,尤其是一些动态效果在表现上非常出色,但比赛结果却并不如人意。在赛场上,我们的发挥较为稳定,没有出现明显失误。然而,对手组的表现却令人印象深刻。他们采用了一系列理论工具,如SWOT分析、PEST分析等,从战略、组织、产品、营销四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,并提出了许多问题。虽然他们的分析在我看来有些繁杂无序,但评委似乎对这种繁复的理论分析很有好感,最终他们的成绩也确实高于我们。
结果
比赛结果在晚上公布,从现场结果来看,明显感觉到兰州大学的队伍实力突出,现场应变能力极佳,其对手犯一些这种结果不仅让人尴尬,更让人深感无奈。
复盘
回顾这次比赛,我不禁想起去年在西北二区参加的案例比赛,主题也是关于百年老字号的品牌换新之旅。那次比赛的案例是聚园春,重点是探讨其传承与创新,类似于这次的知味观案例。在那次比赛中,我注意到评委们最喜欢的往往是在大众认知范围内的传承基础上,加入一些小花样的创新和变化。而这次比赛的结果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。
看似综合了“分析汇报+辩论+提问”形式的比赛,实际上依然偏重于形式。比赛十届,形式上的沉重感依旧未减,这也让我反思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激发真实的商业洞察与创新思维,而不仅仅是在既有框架内做些微调。
后记
这次比赛虽结果不佳,但却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在商业分析与创新中,案例分析方法的重要性,这也是今后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。只有不断的剖析商业案例,才能从中不断汲取知识与智慧。伴随理论的强化和实践体会,将会在工作学习中更加从容迎接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