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学是否为一门科学长期存在争议。普遍认识是经济学使用一系列数学模型,理所当然的属于自然科学的,此外,由于涉及到人,也会被认为属于社会科学。由于涉及到人的复杂性,能否理性分析等,导致经济学的复杂性与预测困难性,与物理学、数学的比较,是否属于科学尚存质疑。
经济学的科学特征
科学通常被定义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实验,以理性的方式解释和预测现象的知识体系。从这个角度看,经济学具备一些科学的特征。首先,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经济现象,如供求关系、价格变动和经济增长等。其次,经济学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,以建立理论框架和解释经济现象。认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,通过实证检验可以验证或推翻理论的有效性。
经济学的科学性争议
与自然科学相比,经济学的复杂性和预测困难性是显而易见的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多样而复杂的社会现象,涉及人类行为和价值判断。经济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政策变化、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等。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准确预测经济现象变得困难。。经济学在研究中运用了数学工具,如微积分、线性代数和优化理论等,以建立经济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,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理想化,剔除一些变量,构建出数学模型,推导形成一系列结论。这些数理结论,放在实际中进行检验就存在困境,模型中的变量在实践中很难剔除或评估,造成验证困难,影响其科学性。
经济学的实证分析
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相比,经济学在研究对象、方法和预测能力上存在差异。1)经济学难以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实验。在自然科学中,科学家可以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来研究现象,但在经济学中,很难进行类似的实验。2)经济现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,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式往往复杂而模糊。3)经济学中涉及到人的决策、行为等,不同的个体在时空都可能存在差异,这使得经济学的在判断分析、预测能力相对较低。
经济现象的重复性
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,实证中可重复性是关键,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。然而,经济学研究中也涉及到主观的价值判断。例如,经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社会价值观和政治考虑,这些因素很难观察并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估,通过观察和统计数据的收集,存在大量误差,可能导致结果千差万别。此外,因素间相互影响,相关性、因果等不明晰,难以简单数理工具进行建模,自然难以验证。
奥地利学派的观点
奥地利学派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流派,他们对经济学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。奥地利学派认为,经济学不应该像自然科学那样追求一般规律和普遍性原理。他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,无法通过数学模型来完全捕捉和解释。经济学难以建立科学模型,不在于其数理工具,核心在于与物理学等科学相比,没用恒等式及常量,也就只能是在理想中用数学工具构建出与真实世界不同的理想模式,甚至无法进行证伪。
尽管主流经济学采用大量数学工具建立大量模型,看似具备科学的特征,如客观性、系统性、逻辑性,但其复杂性、预测困难性和涉及价值判断等因素使得难以在实践中检验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,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现象,应该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,充分考虑参与经济中个体的其复杂性和多样性,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。
ps:经济,经世济民。《文中子·礼乐》:“皆有经济之道”。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”。《宋史.卷三二七.王安石传.论曰》:“以文章节行高一世,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”。经济学译名则源于日本对economics的翻译,再由日本传入中国。1901年,严复《原富·译事例言》“日本译之以经济,中国译之以理财。顾必求吻合,则经济既嫌太廓,而理财又为过狭。”